【文/摘自晨星出版《最新枕頭健康法:換枕頭,就能變健康》,作者山田朱織】
讓身體越來越冷的「贅物」就是襪子
睡覺時的衣著,選擇的重點在於,鑽進被子後身體與被子間的摩擦阻力。
無論「喬」出如何容易翻身的睡姿,若想翻身時,身體突然被棉被卡住,仍然會影響翻身的流暢度。比方說,身穿毛料睡衣,又蓋著毛毯睡覺。這種睡衣與毛毯材質的組合會增加摩擦力,讓人不易翻身;每次一想翻身,棉被裡的身體就會被卡住,讓人無法熟睡。
因此,睡衣首先要選擇能讓身體在被子裡自由活動的光滑材質。
雖說選擇哪種睡衣或被子睡覺,看起來似乎不是很重要,但這些細節卻是讓身體在睡眠中減少壓力的重點。
一到冬天就要穿兩件、三件,且經常是羊毛衛生衣加上厚襪子,再鑽進棉被裡……。我經常聽到怕冷的患者描述上述的情況,但這會妨礙身體的活動性,從被褥的摩擦阻力來看,這樣的穿著並不恰當,這樣穿反而會讓身體越來越覺得冷。
如前所述,翻身是為了讓血液等身體的體液正常循環。反過來說,若被褥的摩擦阻力過大,身體就不容易翻身,血流就會受到阻礙。血流受阻礙,體溫立刻下降,自然就會想穿厚重衣物和襪子等來保暖身體,但這樣卻讓身體越來越冷。
只要採取正確的睡姿,讓身體自由翻身、保持血流順暢,體溫自然會上升。
每年冬天,我的診所總是會陸續出現說著「原本睡覺必穿的襪子居然不需要了!」的患者。其實他們只是調整了枕頭,讓身體能在被子裡自由活動而已。
最近,除了怕冷的患者,睡覺時容易因為膝蓋疼痛、腳抽筋而醒過來的人,我也極力建議他們選擇表層為聚脂纖維或尼龍,裡層為暖和起毛材質的睡衣。穿這種睡衣,接觸到肌膚的裡層很溫暖,表層也不會跟棉被摩擦。穿太多衣服入睡會妨礙身體活動,而這類睡衣能兼顧禦寒與摩擦阻力,可說是上上之選。
使用過的患者反應都很好,請務必試試看。
差5公厘 睡眠品質天差地遠
「如果枕頭那麼重要,該重新檢視枕頭的哪個部分?」這是很多人接下來的疑問。
目前市面上的枕頭種類繁多,甚至還出現枕頭專賣店,枕頭種類一多就不知道如何選購也是人之常情。因此,不斷嘗試新枕頭、被稱作「枕頭難民」的人似乎越來越多。我所診治的患者中,甚至有人試過五十顆以上的新枕頭。
那麼,選購枕頭最重要的重點為何?是軟硬度?材質?還是高度?
其實每一種都很重要,但對整形外科醫師來說,首先我會注意「高度」。
如之前所述,靠雙腳走路、生活的人類,身體必須支撐頭部的重量。在我們頸骨周遭有「抗重力肌的肌肉」。顧名思義,它就是「可抵抗重力的肌肉」,可與頸骨一起支撐頭部。
唯一能讓這個頭部重量解放的就是橫躺時的姿勢。所以,睡覺時不讓脖子感到負擔,才能消除一天累積的疲勞。而是否會增加脖子的負擔就取決於枕頭的「高度」,如同左頁的X片,無論枕頭太高或太低,都會讓脖子彎出不良角度、壓迫頸神經,造成過大負擔。
脖子的角度也會影響脊椎。一旦用高度不當的枕頭睡覺,表示全身可能持續好幾個小時不良的姿勢,這樣根本無法消除身體支撐頭部的疲憊感,反倒還會衍生或加重肩膀僵硬或腰痛等不適症狀;脖子不自然的角度也很可能影響四肢的神經發展。
我在診所指導患者製作玄關踏墊枕時,會以五公厘為單位調整枕頭高度。雖然遠遠看同事拿著小尺調整枕頭高度的樣子看起來有點神經質,但就是這五公厘,會讓睡眠的品質天差地遠。
從很多患者的反應就可以證明這件事,且這五公厘的差異,也不是只有用尺量才看得出來。最重要的是,患者親身體驗到這五公厘差異產生的效果,紛紛表示:「很快就睡著了」、「即使時間不長也睡得很熟」、「半夜再也不會醒過來」……。
枕頭就是這樣與人體如此貼近,需要微妙調整的寢具。
從另一方面來看,在左右睡眠品質的各種因素中,也沒有像枕頭那麼容易修正,只要些許改變即可呈現效果的東西了。
引用來源:元氣網〈穿襪子睡覺 可能讓人越睡越冷?〉
讓身體越來越冷的「贅物」就是襪子
睡覺時的衣著,選擇的重點在於,鑽進被子後身體與被子間的摩擦阻力。
無論「喬」出如何容易翻身的睡姿,若想翻身時,身體突然被棉被卡住,仍然會影響翻身的流暢度。比方說,身穿毛料睡衣,又蓋著毛毯睡覺。這種睡衣與毛毯材質的組合會增加摩擦力,讓人不易翻身;每次一想翻身,棉被裡的身體就會被卡住,讓人無法熟睡。
因此,睡衣首先要選擇能讓身體在被子裡自由活動的光滑材質。
雖說選擇哪種睡衣或被子睡覺,看起來似乎不是很重要,但這些細節卻是讓身體在睡眠中減少壓力的重點。
一到冬天就要穿兩件、三件,且經常是羊毛衛生衣加上厚襪子,再鑽進棉被裡……。我經常聽到怕冷的患者描述上述的情況,但這會妨礙身體的活動性,從被褥的摩擦阻力來看,這樣的穿著並不恰當,這樣穿反而會讓身體越來越覺得冷。
如前所述,翻身是為了讓血液等身體的體液正常循環。反過來說,若被褥的摩擦阻力過大,身體就不容易翻身,血流就會受到阻礙。血流受阻礙,體溫立刻下降,自然就會想穿厚重衣物和襪子等來保暖身體,但這樣卻讓身體越來越冷。
只要採取正確的睡姿,讓身體自由翻身、保持血流順暢,體溫自然會上升。
每年冬天,我的診所總是會陸續出現說著「原本睡覺必穿的襪子居然不需要了!」的患者。其實他們只是調整了枕頭,讓身體能在被子裡自由活動而已。
最近,除了怕冷的患者,睡覺時容易因為膝蓋疼痛、腳抽筋而醒過來的人,我也極力建議他們選擇表層為聚脂纖維或尼龍,裡層為暖和起毛材質的睡衣。穿這種睡衣,接觸到肌膚的裡層很溫暖,表層也不會跟棉被摩擦。穿太多衣服入睡會妨礙身體活動,而這類睡衣能兼顧禦寒與摩擦阻力,可說是上上之選。
使用過的患者反應都很好,請務必試試看。
差5公厘 睡眠品質天差地遠
「如果枕頭那麼重要,該重新檢視枕頭的哪個部分?」這是很多人接下來的疑問。
目前市面上的枕頭種類繁多,甚至還出現枕頭專賣店,枕頭種類一多就不知道如何選購也是人之常情。因此,不斷嘗試新枕頭、被稱作「枕頭難民」的人似乎越來越多。我所診治的患者中,甚至有人試過五十顆以上的新枕頭。
那麼,選購枕頭最重要的重點為何?是軟硬度?材質?還是高度?
其實每一種都很重要,但對整形外科醫師來說,首先我會注意「高度」。
如之前所述,靠雙腳走路、生活的人類,身體必須支撐頭部的重量。在我們頸骨周遭有「抗重力肌的肌肉」。顧名思義,它就是「可抵抗重力的肌肉」,可與頸骨一起支撐頭部。
唯一能讓這個頭部重量解放的就是橫躺時的姿勢。所以,睡覺時不讓脖子感到負擔,才能消除一天累積的疲勞。而是否會增加脖子的負擔就取決於枕頭的「高度」,如同左頁的X片,無論枕頭太高或太低,都會讓脖子彎出不良角度、壓迫頸神經,造成過大負擔。
脖子的角度也會影響脊椎。一旦用高度不當的枕頭睡覺,表示全身可能持續好幾個小時不良的姿勢,這樣根本無法消除身體支撐頭部的疲憊感,反倒還會衍生或加重肩膀僵硬或腰痛等不適症狀;脖子不自然的角度也很可能影響四肢的神經發展。
我在診所指導患者製作玄關踏墊枕時,會以五公厘為單位調整枕頭高度。雖然遠遠看同事拿著小尺調整枕頭高度的樣子看起來有點神經質,但就是這五公厘,會讓睡眠的品質天差地遠。
從很多患者的反應就可以證明這件事,且這五公厘的差異,也不是只有用尺量才看得出來。最重要的是,患者親身體驗到這五公厘差異產生的效果,紛紛表示:「很快就睡著了」、「即使時間不長也睡得很熟」、「半夜再也不會醒過來」……。
枕頭就是這樣與人體如此貼近,需要微妙調整的寢具。
從另一方面來看,在左右睡眠品質的各種因素中,也沒有像枕頭那麼容易修正,只要些許改變即可呈現效果的東西了。
圖/摘自晨星出版《最新枕頭健康法:換枕頭,就能變健康》 |